杨振宁不配拿中国国籍?他不牛,你们牛,行了吧!



国馆编辑部:

前段时间,科学家于敏先生去世。

很多人连于敏是谁都不知道。

这么说吧,钱学森大家都应该知道。钱学森有个称号,叫“两弹元勋”。中国得到这个称号的科学家,只有23位。

于敏,是其中一位。

想让大家知道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科学家,非常艰难。但有一位科学家却意外得到了很大名声。

他就是杨振宁。

但很可惜的是,一般人知道杨振宁,是因为他的谣言。网上大多数无名无姓的宵小,抓住杨先生的谣言大肆攻击。

而我想说:嘲笑杨振宁,是时代的悲哀。


01

/“你都87了,怎么还在做科研?”/

2009年6月,世界顶尖刊物《物理评论快报》编辑部。

一位年轻编辑边喝咖啡、边打开电脑,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。突然,一个投稿者的名字跳入他的视线:“Chen Ning Yang。”

Chen Ning Yang?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杨振宁吗?他今年不是87岁了吗,怎么还在做科研?

不可能,不可能的。

他“呵呵”笑了一声,随便写了个拒稿理由就把文章退回去了。

他不知道,别人87岁在含饴弄孙、在老年痴呆、在等着进棺材,而杨振宁87岁的时候,真的还在做科研。

杨振宁后来说自己被退稿这件事,“真是很搞笑。“




02

/ 杨振宁,究竟受过多少误解?/

杨振宁被误解的事,除了“已经不做科研了”,还有更大的,而且误解还主要都来自我们中国人。

举两个例子:

第一个是2017年杨先生回归中国国籍,网络上的讽刺很难听:

“快踏进棺材了回来享受老干部待遇。”“深刻诠释了什么叫‘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’!活标本!”“最好的科研生涯留在国外,老了回来找尊敬来了。”“杨振宁没有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,像邓稼先一样回来。现在国家不应该让他回来!”“杨振宁,根本不配拿中国国籍!”

甚至当年他回国定居在清华的时候,就有好事者发了一篇帖子,造谣说:“杨振宁在中国住中国纳税人付出的1000多万带电梯的二层别墅,在美国他的房子只有600万人民币。”

甚至说他“不忠不孝不仁不义”,这个帽子扣得要多严重有多严重。







第二个例子,是他和翁帆女士的婚姻。

2004年,他82岁迎娶28岁的翁帆,一群网络的苍蝇攻击他们,说杨先生“老牛吃嫩草”、“老色鬼”,反正怎么难听怎么说。

当年翁帆听到这些消息以后,习惯性地“哦”了一声,睡了个午觉,连梦都没有做过一个,啥事都没有一样。

杨先生更加不关心这些流言蜚语。



这是一件吊诡的事:外国人认识杨先生,是因为他的才华;而中国人认识杨先生,是因为他的“私德”。

杜甫有句诗:“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”这些无脑的言论,只要稍微知道杨先生的为人,都会觉得不过是Bullshit。

在他眼里,只有物理和家人。

以上的种种误会,杨先生不屑回答,我想用这篇文章来一一回答。








03

/ 真正的聪明人,头都特别大/

1923年,爱因斯坦环游世界,在上海上岸了。

爱因斯坦是“物理学的教皇“,第一次来到中国,但很不喜欢中国人:

“中国人勤劳、肮脏、愚钝。……就连孩子看上去都很呆板。“

如果你能够看到那时候中国人的那副模样,可能你也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民族。






如果他知道将来这里会有一个中国人,被称为“第二位爱因斯坦“,不知道他会不会感到惭愧。

1923年,杨振宁才一岁,在整个童年,他随着父母,辗转在合肥、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居住。

当时他有个绰号,叫“杨大头“:因为他是他们那一群孩子的头,经常带着孩子玩。

但我看,可能也是因为他的头真的大大的,很可爱的样子。




另一位后来拿诺贝尔奖的中国人——丁肇中,小时候被人称为“大头丁“,也是因为头特别大。

可能凡是聪明人,头都特别大。

头大的人,思考能力很强,动手能力都不太强。杨振宁读小学的时候做手工,用泥巴捏了一只鸡,至少他自己以为是一只鸡。

给父母一看,他们很开心地说:“哇,手工很棒哦。是不是一只藕?“

杨振宁痛哭了整整三天。








04

/ 真正的聪明人,立志都特别早/



杨振宁动手能力不行,但一读书就不得了。

才五六岁的时候,他就认了几千个汉字,都是母亲教的。

父亲杨武之早年从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回来,就开始教他物理、数学和英文,他都学得很快。



当时杨振宁看了一本书叫《神秘的宇宙》,被科学彻底征服了,对父亲夸下海口:“我将来要拿诺贝尔奖!“

杨武之很开心,写下这么一句话:“振宁似有异禀。“


△ 杨振宁家庭合照



如果是今天的父母,看到孩子这么聪明,一定想着怎样给他学多一点、赢在起跑线上。幸好杨武之不干这种拔苗助长的事。

他要儿子按照学校里的进度学习就行了,数学不用学太多。

放暑假的时候,他给儿子找来了专家教他《孟子》,讲国学,结果杨振宁两个暑假就把《孟子》背得滚瓜烂熟。

杨振宁背熟《孟子》的时节,正是日本步步紧逼中国的时节。



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。只有13、4岁的杨振宁,和同学编了一本刊物,名字就叫《赤子之心》,自己组稿、写稿,讨论“中国人的责任“、”中学生的责任“。

曾经有一次日军轰炸,将杨家夷为平地。杨振宁带着一把铁锹,挖出几本压歪了的书,就这样已经让他“欣喜若狂“。

“我要拿诺奖“这句话,不是杨振宁说说而已,他是因为受不了中国人经常被人欺负的事实,给自己立下的目标。

而当年和杨振宁一起办刊的小同学里面,就有一个叫邓稼先。

现在很多人诟病杨振宁“不爱国“、和邓稼先比差远了,我觉得真是荒唐。



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,没有一个有资格评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活下来的中国人。

说他们不爱国,是一种侮辱。

见过日军的轰炸、见过烧焦的尸体,他们的家国情怀,比任何时代的中国人都要浓厚。





05

/“爱因斯坦,老糊涂了吧”/

到了高二的时候,杨振宁提前一年报考大学——当时刚成立的西南联大。在两万个考生里面,杨振宁一下考了个第二。

在西南联大的学习,是痛并快乐着的历程:

宿舍是茅草房,一个宿舍就有40个人;教室的屋顶是铁皮,一下雨就丁丁当当响个不停,教室地板是泥地,连张凳子都没有;饭堂里没有什么菜,米饭里十分之一是沙子。

此外,头顶上还有不断空袭的日本飞机。




虽然条件很差,但西南联大拥有当时全中国最好的老师:文史哲上,有闻一多、冯友兰、陈寅恪、钱钟书等;数理化上,有陈省身、华罗庚、吴有训等,都是一时之选。

杨振宁的成绩,当然是全校第一。

读完本科,杨振宁接着读研究生。除了有好老师,他最开心的是有一群好朋友,比如黄昆、张守廉。

当时这三个人,被称为“联大三剑客”,因为他们经常一起讨论问题、经常吵架。

他们最喜欢去的,就是大学附近的一个小茶馆,点上一壶小茶,就着一盘花生米,讨论两三个钟,闲聊尬聊认真地聊,什么都聊。

有一次他们争论一个量子力学的概念,谁也没辩过谁。那晚回到宿舍,关了灯、上了床他们还在讨论。

最后实在忍不住了,三个人又翻身起床、把灯点亮,拿出海森堡的《量子理论的物理原理》一页一页找论据。

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这样说的:

有一天黄昆问杨振宁:“爱因斯坦最近一篇文章你看了没有?”

杨振宁说:“看了,毫无创新,应该是老糊涂了。”

杨振宁后来说这不是实事,他不会这样说爱因斯坦的。


我理解穿凿附会的人的心理:在他们心目中,那个天才少年杨振宁,将来有可能是要超越爱因斯坦的。




△ 杨振宁、李政道与杜致礼等合影。


06

/less is more/

杨振宁事业的起飞,是在美国。

刚去到美国以后,大物理学家费米曾经劝他做理论,杨振宁说了这么一句话:

“我总得回中国去,回国后,我觉得理论物理没有什么用,中国需要的是实验物理,所以我要做这方面的工作。”

但之前说过,杨振宁的动手能力非常差。他曾经试过将一根高压电线放到一位女同学的手上,让她吓了一大跳。

当时实验室流传着一句话:“哪里有爆炸,哪里就有杨振宁。”(Where there is a bang,there is Yang)

而他本人,被人称为是“黄色危险品”。

检查加速器漏气的时候,他找来找去半天都找不出来,其他同学几分钟就找出来的了。他由此知道:



人各有天赋,该学动脑的学动脑,该学动手的学动手,这是勉强不来的。




△ 1949年摄于美国芝加哥大学 | 左起:杨振宁、邓稼先、杨振平

于是,他正式全身心投入到做理论研究去。当时所有人都很开心:“这是理论物理的大幸,也是实验物理的大幸。”

他的导师给了他一篇论文,要他找那上面的漏洞。杨振宁一下子就找到了,很快写了一篇三页纸的论文,准备当做博士论文。

导师犯难了:“恩,这是一篇好论文,但是,你能不能写得长一点?”

杨振宁想了想,说:“好吧。”

第二次,他拿出了修改过的论文,只有七页。

导师有点恼火了:“你的论文应该再长一点,比如可以把论证过程写长一点。”

杨振宁又想了想,说:“好吧。”

过了十天,杨振宁带着自己的博士论文终稿来了:只有十页。

导师妥协了:这是个惜墨如金的家伙,能够用10个字讲清楚的,他绝对不会用20个字、30个字。终于,杨振宁拿下了博士学位,他的论文,应该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短的博士论文了。



其实这就是杨振宁的风格:每次写下来的,都应该是最有价值的东西。其他废话,能不说就不说。

看似什么都没说,其实已经什么都说了,less is more(少就是多)。

所以你应该想到:为什么杨先生对后来加诸他身上的流言蜚语,一个都不回应?

因为不管是别人的话,还是他自己的回答,历史证明都将成为废话。







07

/“走火入魔”/

去年霍金去世,大家一致认为他是“第二个爱因斯坦”。但准确地说,能成为爱因斯坦第二的,是杨振宁。

杨振宁在当今世上的物理学家中,排名最起码在前三。

原因是以下的两项贡献:第一个是让他获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,第二个是规范场理论。

先说宇称不守恒。

宇称守恒定律,是当时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,被广泛认为是宇宙中的铁律。但是杨振宁和合作者李政道在理论上证明了,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是不守恒的。

这个理论,被另一位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先生证实的,这项成就,让杨先生年仅35岁就得到了诺贝尔奖。


△ 1957年十月,杨振宁领取诺贝尔奖

◎ 关于宇称不守恒和吴健雄先生,国馆君写过文章《比林徽因优雅,和胡适传绯闻,这个穿旗袍造原子弹的女人,全世界欠她一个诺贝尔奖》详细论述,请参考

别人拿诺贝尔奖,已经是一生最高光的时刻了。杨振宁最牛逼的地方在于:拿诺贝尔奖的工作,还不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贡献。



比推翻一个宇宙法则更重要的,是建立起另一个宇宙法则,这就是他的规范场理论。

| 不要跳过去,我会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的。|

大自然有四种基本力:引力,电磁力,弱相互作用,强相互作用。

19世纪,伟大的麦克斯韦写下了一组方程,描述了电磁力;

20世纪初,更伟大的爱因斯坦写下了广义相对论,描述了引力。

而杨振宁干的,就是写下一组方程,描述了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。

一开始,杨振宁冥思苦想,几乎到了“走火入魔”的地步。后来一位物理系研究生——米尔斯加入了他的讨论,这个伟大的理论才终于被发展出来了。

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很屌的话:“狭义相对论,如果没有我爱因斯坦,还会有其他人发现;但广义相对论,如果没有我的话,那就真的没有了。”

对于规范场理论,也可以这么说:没有杨振宁,就不会有人做出来规范场理论了,因为杨振宁的观察能力、综合能力都是当世最强的。

霍金的成就局限在天文学,但是杨振宁的理论是奠基在整个物理大厦中的,因此有人说:

“50年代的物理学,是杨振宁的天下。他完全有资格再拿一个诺贝尔奖。”



回头看杨振宁这一段研究经历,他自己的总结是最恰当的:“做研究,还是做自己发展出来的、自己感兴趣的比较好。”



这段话是什么意思?因为规范场理论很难,而且也不热门,当时还有很多时髦的理论,如果杨振宁愿意做,肯定做出结果来,但影响肯定没有那么大。

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品味,做事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品味、找准自己的兴趣,不要一味做别人都在做的事,才有可能做出异于常人的成绩来。

杨振宁用他毕生的才智告诉世人:中国人做起科学来,一点都不比西方人差。







08

/什么是爱国/

最后讨论一个重要话题: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?

杨振宁在1957年35岁时就拿到了诺贝尔奖,正是最年轻力强的时候、也是声誉最大的时候,为什么不回国呢?

你看邓稼先回国了、钱学森回国了,为什么杨振宁不回国?

其实答案就在他之前说过的一句话里:“回国后,我觉得理论物理没有什么用,中国需要的是实验物理。”

百废俱兴的新中国,最有用的是实验物理。而杨振宁从事的理论物理,确实没有太大用途。

1971年,杨振宁首次被批准回国探亲,提出来见的第一个人,就是同窗好友邓稼先。

杨振宁自己不知道,但是由于他在全世界的崇高地位,邓稼先在国内的待遇也得到了很大提升。邓稼先的妻子曾说:

“杨振宁当然不会知道他们这次会晤对邓稼先有多么重大的意义,但是我们全家人从心底里感激他!”


△ 邓稼先与杨振宁

不仅邓稼先感激杨振宁,中国人在很多地方都应该感激他:

1970年他出任全美华人协会首任会长,促成了中美建交;

由于他的影响力,中国很多大学建起了像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机构,像清华高等研究中心、中山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等。

这些机构没钱的时候,他要去世界各地募捐。

有一次在美国,他发着烧、开车到唐人街去,因为“香港那些有钱人来了,赶紧给人家谈谈怎么捐钱”。

香港中文大学曾经要给他名誉博士学位,他一直不接受,一直等到97年香港回归后才接受,因为他不愿意在英国校监面前鞠躬。

“等到香港一回归,校监是中国人了。向中国人鞠躬,他才可以接受。”


1964年,杨振宁加入了美国国籍。但他是美国人吗?不是。“我的身体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,是中华文化的血液。”

史学家余英时曾说过一句话:“我在哪里,中国就在哪里。”


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,其实更是一个血统概念、文化概念。

不要随便说人家不是中国人、不配为中国人,只要他体内澎湃着中华民族的血液,他就是中国的一份子。

如果你无论如何都觉得人家不配,那我只能说:是,他不配,他不牛,你牛,你最配做中国人,行了吧?




△ 青年杨振宁被毛泽东接见




09

/宇宙之大,人类之小/



杨振宁和翁帆结婚以后,网上有很多难听的谣言。

他的朋友气不过,想要写一篇辟谣的文章,被杨振宁拦下来了。他对朋友说:“除了讨论物理,其他的事不要管。”

翁帆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:

杨振宁经常半夜三更突然从床上坐起来,走到书桌去写文章,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。

更多的时候,他躺在床上,举一只手在空中比划着。翁帆问他:“你在干什么?”

他回答:“我把正在思考的东西‘写’下来,这样就不会忘了。”

他思考的,永远只是物理、宇宙,和人生。

年纪越来越大,他发现比起整个宇宙的结构,人类的生命简直微不足道,个人的生命更加轻如鸿毛。

因此,人不妨简单一点,简单一点,再简单一点。



你一简单了,宇宙的整个结构就会像你展开,就像整个宇宙在向你微笑一样。

所有闲言碎语,都不重要的。




推荐阅读